【砥砺六载 奋进杭电】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推进“国际化提速工程” 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02浏览次数:198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六年来,尤其是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面推进“国际化提速工程”,将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相继实施了“国际化教育体系优化”工程、“师资队伍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战略合作伙伴升级”工程、“学生国际化视野拓展”工程、“留学杭电加速度”工程,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国际合作、课程国际化,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国际流动,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跨入新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合作办学: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合作

  2012年,我校与英国东伦敦大学合作举办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6年,我校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合作举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7年,我校又收到教育部对我校与日本山梨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的批复。

  近年来,学校积极进取,奋力开拓,通过中外教育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中外高等教育优势,助推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高质量服务省重点高校建设目标任务。

  目前,我校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排名省内高校第二。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谋划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利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服务我校重点学科国际化。2015年,学校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研究型大学(简称“圣光机大学”)计算机技术与控制学院院长波波索夫教授团队,开启科研合作新进程。2014年至2017年间,双方高层多次互访,探讨两校合作扩大升级的可能性,并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此期间,双方科研合作不断深化,持续三年开展了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共建中俄“信息物理系统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为两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夯实了基础。

  2018年,经过近两年的谋划与筹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我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我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后第一个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学院融合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两个重点学科与圣光机大学计算与控制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上的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寓教于研,科教融合,主要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服务浙江数字经济建设,满足浙江省对高端国际化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学校还积极引进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公司、华为、百度等全球知名企业共同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采用“1+1+N”合作模式,构建“杭电+名企+N所国外名校”的国际校区,拓宽中外合作办学的外延与内涵,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开辟新路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即由阿里云公司参与共建,阿里云大学校长担任科研实践副院长,联合学院学生除获得双方大学学位外,还将获得阿里云的职业认证证书。学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与三方科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圣光机大学副校长Daria Kozlova女士一行4人来我校访问

  此外,学校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开展本科专业“3+1”联合培养、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开展博士联合培养、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开展硕士“1+1”联合培养等多个本科、硕士、博士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信息人才提供高层次国际化平台。

  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教育国际化两条腿走路、两条腿同时发力。2018年夏天,学校一举与马来西亚3所知名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签署境外办学合作协议,成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来亚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等3个境外办学机构,联合招生。我校2017年与白俄罗斯国立信息和无线电电子大学共同举办的中白硕博联合学院已经开始招生。我校境外办学机构已达到4个,跃居全省高校第一。这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办学结出的硕果。

  信息时代,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信息类人才的培养。学校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以境外学生为招生对象,合作培养高质量信息科技人才,缓解当地信息类“人才荒”,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教育服务和人力资源保障。

  我校境外办学机构重点培养硕、博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已开展72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境外合作院校均为该国一流院校,且与我校办学特色契合,通过学生联合培养促进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反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出国(境)交流: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外国语学院2014级学生江鲔于2016年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短期交流项目后,获教授推荐,成功申请康奈尔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他表示:“短期访学给了我包容性心态、批判性思维、积极的态度和独立的能力,让我受益一生。”

  近年来,学校以省重点高校建设为契机,以浙江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要求为标准,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持续加大对大学生出国(境)交流的资助力度,支持学生走出去交流。通过推行大学生出国(境)访学和深造计划、设立大学生出国(境)交流专项资助基金、出台《学生出国(境)交流管理办法》等措施,我校外派交换、交流生数量大幅增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助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12年以来,学校每年出国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屡创新高。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实施学生海外交流学习项目412项,选派学生4282人次,交流、交换生占在校生比例由2012年的0.41%增长至2018年的9.30%。

  学校重视选派学生到世界名校学习交流,先后组织团组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让杭电学子与世界名校直接对话,亲身感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式、名师风采和课堂氛围。

  2016年9月,学校又创造性地推出系列“新生出国交流项目”。78名大一新生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就前往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学习。“每天7个小时的课程,住在寄宿家庭,真正浸泡式的英语学习氛围,此行可是收获不小。”一位参加了美国加州大学交流学习的同学开心地表示。2016年以来,学校每年派出近百名新生前往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世界名校修读课程,成为学校招生的一大亮点。2017年,卓越学院借鉴新生出国交流培养模式,将新生出国交流纳入培养计划,推出“国际班”,新生报到后立即选拔面试,集体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或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3个月课程,为本科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学校自2014年开始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全额资助优秀本科生前往合作院校开展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学习交流。迄今为止,学校已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法国巴黎五大等合作院校开展了三期项目,共选派51名学生出国学习。现就读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的自动化学院2017届毕业生李明昊,在大三学年由学校公派至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部-感知与行动组(Cognac G)实习,师从神经学家凯瑟琳·黛·维拉,从事人体平衡与感知研究,其间参与巴黎五大与悉尼大学联合项目1项、圣博济慈善医院联合项目1项。经历了在法留学的生活后,李明昊觉得自己的思想更开阔了,也预见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他坦言:“不同选择造就不同人生轨迹。选择对了,做事情才有希望有意义。而脑子里出现什么选项,很多时候是由你的眼界和看过的世界决定的。”据调查,参加过“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的不少同学,毕业后或成功申请到康奈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或被阿里巴巴、华为、海康威视、大华等著名企业录用。

来华留学生教育: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留学我校的几内亚共和国硕士研究生迪亚洛同学被选为G20交通大使。他的交通指示视频在杭州角角落落播放。“很自豪,感觉自己代表了杭电和杭州,在杭电的留学经历会让我终身受益。”迪亚洛说。

  2017年5月,留学我校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本科生拉菲同学开始为孟加拉当地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报纸撰稿。“主要是介绍我和孟加拉留学生留学杭电的学习生活,中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对我们国家的人很有吸引力。”拉菲把自己称为“中孟友好民间大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拉菲的专栏有了新的内容,“中国的发展成就世界瞩目,我要把正在这里上演的奇迹介绍给孟加拉国人民。”

  2018年12月,留学我校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本科生阿里同学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上,凭借娴熟自若、自信从容的演讲和富于创意性、前瞻性的演讲内容获得全国二等奖。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活跃在中外各大交流舞台上,不同的文化碰撞出友谊的火花。

  学校把来华留学生教育放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精心打造“留学杭电”品牌,面向全球招收来华留学生。六年来,学校共招收来自五大洲62个国家的本硕博学历生1795人,各类来华留学生共计2890人。2016年以来,来华留学生学历生招生成果显著,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8年,我校来华留学生学历生排名首次进入省属硕博高校前10,名列第9位。

  学校现有来华留学生招生学院14个,本硕博中英文招生专业67个。学校通过成为“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院校”、设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生源。学校每年派员参加来华留学生国际教育展,宣传推介“留学杭电”特色招生专业,并通过“自主招生+跨境合作+中外交流”等模式,丰富招生国别,优化生源结构,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和专业国际化,积极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趋同管理”,本科学历生教育管理已全部纳入本科生教务系统,研究生学历生教育管理实行“研究生院+专业学院+导师”的管理模式。同时,学校通过课堂内外和校内校外各种文体活动,让来华留学生体验中国、感知浙江,促进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知华、友华、爱华”情怀,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我校留学生连续参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的第10届、第11届和第12届“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我校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登台献演,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也歌颂了浙江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和美丽校园。

  对于留学生管理,学校坚持规章制度建设与管理并重,出台了《国际学生招生简章》《国际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试行)》《国际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等系列文件,依法按章开展来华留学生招生教育管理。学校秉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范管理、高校服务”的理念,主权为上、有礼有节、安全稳妥、保质保量地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规范化管理工作出色,连续五年被属地公安局评为“涉外规范化管理优胜单位”称号,并获金牌。 

科研学术国际化:服务学科特区建设,占领科研高地

  2015年以来,学校每年派出百余名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每年举办1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30余项科研合作项目获得境外资助,其中自动化学院侯平智教授2017年主持的“中德财政、经济文化合作新疆职业大学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信息化网络平台及防恐维稳一体化管理平台项目”获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1404万元人民币资助,刷新了我校历年来获境外资助项目纪录。

  2016年10月,学校六十华诞之际,中俄“信息物理系统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立,标志着我校学科特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该实验室引入俄罗斯圣光机大学波波索夫教授、贝尔金教授等自动控制领域专家,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控制、自适应与鲁棒控制、时滞系统、抗扰动控制、混杂系统、混沌系统、机电系统与机器人系统、移动机器人、网络化控制、欠驱动系统、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向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近年来,学校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大力打造重点学科,探索学科特区建设路径,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等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40余个实质性科研合作平台,成功申报与法国巴黎五大共建中法“机器学习与智慧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法国拓鱼公司(Rakuten Aquafadas)共建中法文化多媒体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共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国际合作平台,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网络信息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奥地利VRVis公司共建可视计算技术研究院,与荷兰PLCopen国际组织、德国Harz大学、德国IFAC组织共建工业自动化技术合作平台,与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中奥环保设备及先进制造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获批“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人机物联技术”“高端自动化装备与技术”两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科技平台和团队建设的国际合作交流,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学术资源和国际人才。

  九万里风鹏正举。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通过教育资源“引进”“输出”并举,以国际化促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促进我校信息学科发展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通过国际教育合作、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争取早日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国际教育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5062,0571-86919047
邮编:310018
学院微信公众号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Copyright© 2025圣光机联合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